本报记者 康慨报道 以回忆录《悲星之下》(Under a Cruel Star)而闻名于世的捷克女作家、翻译家海达・马格利乌斯・科瓦利(Heda Margolius Kovály)12月5日在布拉格家中去世,享年91岁。
她曾将许多德语和英语小说译为捷克语,尤以对阿诺德・茨威格、海因里希・伯尔、威廉・戈尔丁、穆丽尔・斯帕克、索尔・贝娄和菲利普・罗斯等人的译作最为知名,被公认为捷克最好的翻译家之一。其回忆录最早以捷克语出版于1973年,1986年翻译修订后,以《悲星之下:布拉格生活,1941-1968》之名在美国重出,被誉为关于极权时代令人心碎的非凡记录。
她娘家姓布洛赫,1919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富商家庭,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,她与父母和丈夫鲁道夫・马格利乌斯一道,于1941年被驱至波兰罗兹的隔砣(ghetto),1944年再转奥斯威辛,父母死于毒气室。海达・马格利乌斯又被送往基督堡,受迫在军工厂和砖窑做苦工,1945年初,在被押往贝尔根-贝尔森集中营的途中脱逃。
依《悲星之下》所述,在协助医生巡视隔砣时,她发现了一个死人:“无数白色的肥虱遍布他全身,亦爬行于米洛的维纳斯画像面部。在那男人胸前,有本打开的书,但见爱神安恬地微笑。他死时,书从手中滑落了。我俯下身,那人正是我的老师。”
她辗转回到布拉格,与幸存于达豪集中营的丈夫团聚。戈特瓦尔德时代,鲁道夫・马格利乌斯一度升任捷克斯洛伐克外贸部副部长,却在1952年与捷共总书记斯兰斯基等13名政府高官一起,以密谋反政府之罪名被捕。短暂审判后,马格利乌斯于当年12月3日被绞死,遗下寡妻和四岁儿伊万,其遗体被秘密火化,骨灰交由秘密警察,当天道路结冰,车轮打滑,陷于布拉格郊外,警员遂将马格利乌斯的遗灰倾于轮下,以图解困。
海达被单位开除,房子被收回,群众亦以白眼相看,她只能用不同笔名搞翻译糊口,1955年再嫁哲学教师帕威尔・科瓦利。
1963年,中央委员会秘密召见她,提出为鲁道夫・马格利乌斯平反,她愤怒予以拒绝,要求为亡夫公开恢复名誉。司法部要她填表报损,她写下“名誉之失”、“健康之失”,以及“对党和司法信念之失”,共十项,最后才是“财产之失”。
1968年,苏联入侵,海达・马格利乌斯・科瓦利出逃至英国,再移民美国。丈夫在西北大学任教,她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工作。1996年,夫妇俩回到布拉格。十年后,帕威尔・科瓦利先于她过世。
《悲星之下》并非通体凄凉,其开篇如下:
“三大力量铸就了我的人生。其中两种碾过了半个世界。第三个是一只羞怯的小鸟,居于我胸腔,就在肚子上方几寸远的地方。有时,往往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,它会醒来,抬起头,喜悦地拍击翅膀。而我呢,也会抬起头,因为在那时,哪怕稍纵即逝,我也会真切地感到,比起仇恨和狂怒,爱和希望有着远为无穷的力量,在我视野之外的某个地方,必有不可摧毁的生命,永远欢欣奔放。”
(本文已被浏览 1807 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