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,但长期以来,在我国,这种交流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,译入的多,译出的少。我们每年从世界各国翻译进来的图书近万种,而从中国翻译出去的图书只有几百种,有着很大的逆差。文学作品翻译也一样,译入的多,译出的少。这种现象有可喜的一面,也有可忧的一面。译入的多是可喜的事,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,人们开始往外看,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,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。其间,翻译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通过翻译,引进外面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,作为我们的借鉴,促进我们的发展。同时,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,使我们更好地了解、认识世界。但另一方面,译出的少却是让人忧虑的事情,因为我们还没有充分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介绍出去,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,正确地认识中国。
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几项规模很大的翻译工程,新闻出版总署1995年批准立项并列入国家“九五”出版规划的《大中华文库》,第一期工程计划翻译出版105种图书,到2009年已出版七十多种。2004年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“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”,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推介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图书。2008年,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“国剧海外传播工程”,此工程计划翻译出版100部国剧。一些母语为英语的翻译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贡献,英国人戴维·霍克斯和约翰·闵福德翻译的《石头记》,是一部很出色的译著,在中国和西方的读者中留下很好的印象。沙博理翻译的《水浒传》、詹纳翻译的《西游记》和罗伯茨翻译的《三国演义》,英语质量也很好。
尽管国家启动了不少重大的翻译项目,一些中外翻译家也在辛勤地工作,但这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是不够的,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文化积淀深厚,古典文献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。现当代作家们也已经或正在创作大量的作品。由于中国快速发展,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,想了解和研究中国,包括中国的文学艺术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如何做好文学作品的外译工作,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,而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。
目前从事中国文学英译的译者情况是,有中国译者独立进行翻译的,有英美译者独立进行翻译的,也有中英译者合作翻译的。中国译者的优势是熟悉自己的语言、文化和生活,翻译时,一般情况下,对自己的语言、文化和生活产生误读的情况比较少,不足之处是,英语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,运用起来难以做到得心应手。英美译者的优势在语言上,他们写出来译出来的英语灵活自如,可读性强,不足之处是,对中国特有的传统和文化缺乏亲身体验,有时难免出现文化误读现象,对汉语的语义渊源和比喻典故之类欠缺了解,对于民间通俗的口语缺乏实际体验,因而,时有误译现象发生。比较好的做法是中国译者和英美译者合作,综合二者的优势,克服各自的不足,才能译出质量好的作品。有这样的先例,上个世纪60年代翻译《毛泽东选集》时,集中了国内英语界一批专家学者的智慧,译文再经过外国专家审阅和修改,其译文质量很经得起推敲。
从实际需要看,英美译者的参与不可或缺,但从长远看,还是要重视培养自己的译者来承担汉英翻译的工作。培养的途径,一是在实践中培养,二是通过学校培养。至于能否培养出水平高的翻译人才,取决于两方面的工作: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和学校转变培养模式。
作为汉译英人才应该具有多方面的修养,首先要熟悉所译作品。从事中国文学英译的人,要对所译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,这是做好翻译的前提,否则无法动手翻译,更谈不到翻译好。
汉译英人才还应该熟悉英语语言。当然,翻译要解决的除语言之外,还有文化,而且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广而又广,但仅就语言而论,所谓熟悉英语语言主要是指对英语表达方式掌握得好,英语的表达方式突出体现在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组织上。
汉译英人才必须具备语言的审美修养。英语和汉语一样,都是经过很悠久的历史发展起来的,都是很美的语言,都有很突出的审美特征,两种语言都产生过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。翻译文学作品,不仅是翻译故事,传达信息,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,就是再现语言之美,特别是翻译经典文学作品,更是如此。总之,文学作品的翻译,要求译者对汉英两种语言都有很深的审美感受和很高的审美修养,这对从事汉英翻译的中国译者是一个挑战。
(作者系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首任院长,《中国翻译》编委,《英语世界》顾问。)